有中国人移民菲律宾吗? 当然有了,我认识好几个定居在菲律宾的华人…… 先说第一个吧,姓周,90年代移民到菲律宾,当时他在马尼拉租了一个书店,就住在书店里,后来开了两个书店,但是都倒闭了(据他说是因为盗版书卖得太多没人给供货了)。
后来他投资了一家菲律宾人开的餐厅,当起了厨师,学做菲律宾菜,然后还收了个菲律宾裔的女徒弟,后来就和她在一起了,生了两个孩子,一个男孩一个女孩。
第二个是我以前的老师,很聪明的一个华人,也是90年代移民过去的,刚开始在马尼拉的中国城开中餐馆,生意还不错的时候雇了两个外国人帮忙做菜和收银,自己负责买菜和管账。后来感觉马尼拉的生意不好做了,因为外国人到菲律宾旅游的人越来越少(21世纪初),于是他就带着自己的餐馆来到了宿务省,在宿务省的海边小镇DINAGAT ISLAND 开了间小餐馆,靠着中国城的人脉,生意也还是不错。
第三个也是在我老师之后过来的,比我老师的资历还要老,90年代中期移民到了菲律宾,一开始也是在马尼拉的中国城开店,做的也是中餐生意,店的名字中文名叫做“庆丰园”,由于他做的菜肴地道,又价格便宜,所以店里常常客人满满。
虽然店里的菜单上是英文加汉文,但店里所有的员工都会说中文,甚至店里供应的米饭都是用中国的大米,所以华人的味道还是很好辨别。这个老板很精明哦,为了招揽食客,同时提供物美价廉的中餐,他想出了一个绝妙的办法——只要顾客吃得饱,饭菜随便端上来,顾客随便点,他不吃亏! 就这样,他的饭店生意一直不错,而且顾客都是回头客,有的客人甚至每次来都要点一个完全一样的菜,让他哭笑不得。
赞同 698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4/5/29 7:34:13 中国人在西班牙殖民菲律宾时期已经来到菲律宾,他们以海外劳工的方式在吕宋岛北部地区做工。随着19世纪末叶西班牙殖民政府限制包括中国人在内的亚洲劳工进入矿场做工,他们渐渐散居于吕宋的沿海地区,以小手工业和小本经营来维生。菲律宾革命和菲律宾-美国战争期间,大批华人加入反抗西班牙殖民政府和美国殖民政府的战争。在历经两次殖民战争后,菲律宾华人社团林立,社会形态趋于多样化和现代化。
到30年代初,菲律宾的华侨总数已经超过15万,并且成为菲律宾重要的经济群体。他们不仅在零售业、批发业占主导地位,在矿业(怡朗煤矿)、种植园、制造业也同样重要。随着华侨人数和影响力的日益增长,其政治地位也逐步提高。他们中的精英分子被殖民政府委以显要的公职(如市长、省长),并拥有选举权和议会议员的竞选权。他们与当地菲律宾人联姻的现象更为普遍。30年代后,菲律宾出现的民族主义运动中,出现了主张"菲律宾人优先"的倾向,华侨的选举权和公职任职权被剥夺。但华侨的社会、经济地位并未受到很大的影响。
菲律宾独立后,华人和华侨与菲律宾人的通婚和文化同化继续不断增长,很多华人和华侨都已归化为菲律宾公民。华人和华侨与当地人的通婚使新的社会群体"土生华人(Peranakan,Chino Tagalog)"的出现,这种混血华人到50年代已占华侨人数的37%。在种族政策上,菲律宾对其土地和经营权的所有权不加限制,这为华人和华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优惠条件。华人和华侨与菲律宾当地社会的同化和融合程度之深,为东南亚之冠。华人和华侨不但进入菲律宾的政治和经济上层,其文化和教育、生活也都基本菲岛化和本土化。
2000年据菲统计有80万华人华侨。占全国总人口的1.5%(1995年官方统计是200万华人)。但华人华侨直接或间接控制了菲国内生产总值的60%,7个最富有菲律宾人中有6名为华人或华裔。华人主要从事批发零售业,控制了80%的零售业、50%的批发业。华人经营的5000家小型批发商,6万多家小商号,1万多家加油站垄断了零售业。在证券市场菲律宾华侨华人及其公司控制了75%资本,在建筑业投资也占20。他们还控制了马尼拉的30家百货公司和25座大型购物中心,其中SM集团是菲第一、东南亚第三大百货公司。在金融界,菲华侨华人是当地银行的最大客户,其活期存款占20%,定期存款占40%以上。华侨华人还投资了3家本土银行(台湾银行,中国银行,马来亚银行),2家外资银行(工商银行和南洋商行),3家财务公司,5家信用社。20世纪50年代,华人就占了菲律宾从事手工艺和小工业人数的12。现在华人华侨投资的三轮车和摩托车出租车、公交车占总数的90%;华人汽车工业行占了总量的80%以上,华人控制了57座机场的餐饮业务和70%的货运代理;华人拥有菲98%的中型卡车和75%的公共汽车;华商控制了全部旅馆、四星级或五星级饭店近170家,三星级以下小旅馆5000家,华人控制了68%的电影院,占全国旅游和旅馆从业员工的42。其经营的大型商业中心和购物中心、大饭店等都集中建在市郊与高速公路连接区域。20世纪70年代初菲律宾华侨华人投资开办了1万多家手工作坊。80年代,华人华侨投资设在帕赛的“中港”大型服装批发市场和唐人街的“美东”大型服装批发中心繁荣发展。华人华侨涉足金融、证券、贸易、房地产、旅游、汽车修理和餐饮等“短平快”致富行业,控制着首都马尼拉的80%的零售业和40%的批发业。菲华商会在菲律宾商会中规模最大、实力最强,其会员企业占菲律宾工商界产值的50%以上,有企业4万余家,从业人员250万人。90年代旅菲华人华侨有500万人(菲政府称200万)。
赞同 698 喜欢 收藏发布于 2025/2/15 8:4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