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国gpa采用什么算法?
申请海外硕士,GPA是最重要的指标之一(有GMAT、AWA或者LLM等可替代性的考试成绩除外)。对于国内本科阶段的成绩,一般会有两种算法:加权平均学分绩点和算术平均学分绩点。那么这两种算法又有什么不同呢?对申请的影响有多大? 一般来说,学校会根据学生提交的材料来计算学生的GPA,但不同的院校对GPA的算法可能会有所不同,有的学校会计算加权平均学分绩点,而有的学校则计算算数平均学分绩点。虽然只是计算GPA的算法有所不同,但对最终结果的影响还是有很大的差异的。在准备GPA的相关材料时,一定要弄清楚该校对GPA的计算方法。
1. 什么是加权平均学分绩点 加权平均学分绩点=(课内成绩*课程学分)/总学分,公式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如下: 加权平均学分绩点能较为客观地反映学生在校期间的学习情况,因为成绩不好的课程,无论学分多少,都会拉低GPA的结果;不过加权平均学分绩点也会受到课程学习难度的影响,如果学习难度低的课程,分数再低也不会影响GPA的结果。因此加权平均学分绩点对申请海外研究生项目是一个比较实用的选择。
2. 什么是算数平均学分绩点 算数平均学分绩点=(各科成绩相加)/课程门数,同样地,公式中各个符号的意义如下: 由于国外许多院校的录取要求里都没有明确的标出需要申请人的GPA是多少(如美国的TOP50大部分都没有明确标注GPA的要求上限),所以就会给申请人造成一种可以“虚高”GPA的错觉——只要GPA足够高就可以申到梦校。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吗?以GPA申请海外名校真的就没有门槛了吗? 在了解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来看两个真实发生的案例:
案例一: L同学,西南财经大学金融本硕连读,GPA86,雅思7.0,GMAT710,两段实习经历,若干社团活动和竞赛荣誉。申请美国前50名大学商务分析专业,13个offer。
案例二: Z同学,中央财经大学金融数学学士,GPA90+,IELTS 7.5,GMAT 710,两段实习经历,若干学校活动。申请英国G5和美国前30名大学商科,12个offer。 这个案例说明什么问题呢?说明即使申请了同一专业的学位,若学生本身条件各异的情况下(如GPA和语言成绩)申请到的学校和专业也是各有不同的。
从这两个真实的案例可以看出,GPA并不是申请海外学校的唯一标准,更不会说是唯一的门槛,其他硬件条件和软性背景才是学校考虑的重要因素。所以以GPA申请海外高校不是没有门槛的,只不过这个门槛被隐藏了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