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点只有成绩吗?
在清北混了两年,我越来越认识到“GPA=成绩”这种思想是多么狭隘且有害的。 首先,GPA到底能不能反映学生的学习能力,这显然是很值得探讨的问题。 在清北这样的学校里,大家的学习能力都是很强的,因此考试拿高分其实是最不费力的部分(相比其它学校),所以GPA从某种程度上能反映出你的学习能力。 但除此之外呢?GPA还能反映什么能力? 它并不能准确地反映出一个学生的学习成果,因为GPA高只能证明某个学生在某一阶段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无法体现学生对于知识本身的理解程度以及延伸出来的思考深度。
更何况,很多GPA高的同学往往只是将大量的时间花在复习应试上,而并不一定掌握了这些知识点的本质及内在联系,至于课外拓展、科研训练就更没他们的事儿了。如果要说学习能力,他们的这一部分其实是很弱的。 其次,现在的评价体系本来就是以GPA为中心的,其他的UTA、TEA、REP的评价方式都有待商榷,而且评价的结果也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所以才有“GPA=成绩”的论断。 但是!这个等号其实两边都是不确定的,也就是说,成绩好的同学不一定GPA高,但GPA高的同学一定是成绩好的。
最后,GPA高就一定代表大学四年学有所成吗? 当然未必。有很多同学为了GPA不惜牺牲任何代价(逃课、抄袭、替考等等无所不用其极),这种GPA真的是老师喜欢的GPA吗?真正在学术上有所建树的人又有多少个? 在我看来,GPA就像是一个衡量学生学习的标准尺,有了它,我们才能够知道学生们学习的情况,但是,他不能衡量一切。把GPA捧得高高在上,甚至用GPA去评判一切,实在是本末倒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