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学研究生学什么?
1.研究方向(研究课题)。这个可以根据自己兴趣先确定一个大致方向,如营养、心理、运动、社会等。具体研究课题就需要参考导师的研究方向和课题组的研究重点了,一般开学初期都会有相应信息公布。
2.外语水平。无论英语还是日语,都要努力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可以在导师的指导下写一篇长一点的解答,也可以自己寻找一些题目写一份短一点的解答。
3.论文写作与发表。要了解硕士期间应该发表的期刊要求,以及如何构建一篇合格的论文框架和基本格式。可以多看看往年毕业学长学姐的论文,借鉴他们的思路和经验。自己也可以提前构思一下,写出大概的文章框架。然后就是根据文献资料撰写定稿。 需要注意的是在写文章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学术规范,包括使用正确的语法,文献引用等等细节问题。
4.专业知识积累。专业课知识是研究生考试中的重中之重。假期可以梳理一下专业知识,画出知识点体系图,方便后期记忆。尤其要注意知识点的细节,可能很多细节很容易记混。可以将这些细节记录下来,做成名词解释的形式。对于专业课笔试,大多数学校都会给出参考书目或者考试大纲。
对于大纲所要求的知识点一定要熟记,对于没有说明的大纲外知识点也需要有所了解,因为有时候老师会出到大纲外的内容。另外就是要多多关注本专业领域的热点问题和前沿课题,有可能的话就给自己设定的课题找到相关的研究和报道。
培养目标
为适应我国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和改革的需要,为医院及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和相关科研、教学机构培养具备良好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具有求实创新意识、在临床医学和中医学某一学科具有坚实理论基础和系统专业知识及临床技能,能从事基础、临床医学研究及基本卫生事业管理工作的临床医学和中医学高级专门人才。具体要求是:
1、较好地掌握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遵纪守法,品德良好,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2、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熟悉本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现状、最新成就及发展趋势;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具有从事医学科学研究工作和实际工作的能力。掌握一门外国语,具有比较熟练的阅读专业外文文献和一定的听说和写作能力;
3、具备临床医学和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所规定的临床分析和思维的能力;能独立处理本学科领域内的常见病、多发病(对于临床医学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规定的主治医师要求;对于中医学应达到《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条例》规定的中医师要求);经过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达到规范化培训要求,取得相应的培训合格证书;能结合临床实际,完成一篇达到学位论文要求的、具有学术水平的科学研究工作,经专家审核达到中医学和临床医学硕士专业学位的学术水平。
专业优势
在多年办学实践中,通过实施“以学生为中心、以能力为导向、以产出为目标”的人才培养模式,强化以器官系统为中心的基础与临床的有机融合,使学生具有综合、系统、连续的临床思维能力,为高素质医学人才的培养打下良好基础。
研究方向
呼吸系统疾病、消化系统疾病、心血管疾病、血液系统疾病、风湿性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肾病、老年病、中西医结合防治肿瘤、中西医结合外科学、中西医结合妇产科学、中西医结合儿科学、中西医结合眼耳鼻喉、皮肤科疾病、中西医结合骨科、中西医结合针灸学、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影像诊断。各研究方向的导师分布,学生入学后再予以了解。
毕业标准
完成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在内的全部学习及考核,取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博士生学位(水平)考试;学位论文通过专家评阅及答辩,并经医学部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达到国家和北京大学临床医学和中医学硕士专业学位授予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