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博去日本还是美国?
1、学术能力。题主是985高校,本科期间成绩又这么漂亮(GPA3.47,专业第一),我猜应该也是保研直考的吧;如果是这样的话,那我认为题主的学术能力是足够的。但是!请注意!这里的学术能力足够是指“有资格”申请phd的水平,而并不表示这个水平能拿到phd position或者直接拿offer。博士录取跟研究生录取不一样的地方就是,除了看重学生的基本学术能力以外,极其看中学生是否能够跟上导师的研究课题以及能否做出相应的贡献。这一点上,美日差异不大。所以想靠一个申请季来做充分的项目研究来证明自己学术能力的伙伴要谨慎了,机会只有一次哦~ 想提高申请成功的概率,建议大家在读研的时候就可以关注目标院校和专业的研究领域是否有合适的导师,提前打好招呼(特别是直考体制的同学),增加自己的录取筹码。
2、专业方向,这里主要讨论对申请影响最大的两个因素,一个是研究方向,二是研究计划书。 先说研究计划书,如果申请phd,无论去哪里,研究计划书都是最重要的申请材料之一。好的研究计划书不仅应当明确表明学生对该领域的研究感兴趣,同时应当展现出学生具备这一领域继续深造所需要的科研能力和研究素质。 那么怎样才是一个好的研究计划呢?其实答案就在题目里——一个好的研究计划书应当是对某个问题的思考。什么样的一个问题呢?
当然是最值得学术研究的课题问题啦~一个好的研究问题可以是这样提出来的:我在研读文献或做实验的过程中遇到了x问题,这个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因此我想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进行深入探讨。比如你的研究兴趣是在于亚洲社会的民间宗教,那你就可以这样提出你的研究问题:“为什么亚洲社会虽拥有丰富的佛教文化和道教文化却少有民间宗教的存在?”(注意这是引用的案例,不是真实的问题提出) 或者这样:在x研究之中,对于xx的考察往往容易被忽略,那么本研究旨在探讨… 或者:现有x研究多集中于…,本研究欲从…角度入手… 总之,能够引起教授的兴趣,让教授意识到你有很好的科研素养并愿意进一步跟你交流探讨的话题,就是一个很好很有价值的研究问题。
接下来,该如何着手准备一个高质量的研究计划了呢?简单地说,就是要解决“为什么要研究这个?”——研究背景/意义/价值——“如何研究这个专业?”——研究方法/步骤/流程——“谁能够研究这个?”——研究主体/对象——几个关键的问题搞清楚之后,一个大致轮廓的研究计划书就出来啦~然后可以请教你学校的学姐学长们帮着修改修改,完善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