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超时打工怎么被发现?
先说一下我在日本期间遇到的加班情况,因为所在公司是贸易公司,基本是没有生产加工的,所以加班情况没有工厂那么夸张。 一般加班都是客户有要求或者临时有什么事情需要处理的时候才会加一下班,比如说客户指定今晚要交货可是货还没到港口,又或者半夜突然收到邮件说某个文件需要修改一下等等之类的情况会有可能让下班时间延迟,但是这种情况一般来说一两个小时就差不多了,晚上10点前能回家我基本上都没加过班(毕竟加班多了会损失工资的)。
当然也会遇到特殊情况,比如说夏天的时候货物进了港但是海关查验需要排队等着,白天忙完之后有可能晚上还需要排一下队,这个时候有可能就需要通宵了……但这种情况一年也就遇到几次。 再就是有些工作本身需要加班的比如工地啊建筑行业呀或者工厂之类的,这个就根据各个公司的情况而定了,我认识的有人一天的工作时间能达到15个小时……
然后回到问题来,题主所说的“被警察发现”是指被警方发现还是指被雇主发现……如果是被警方发现的话那就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是你自己作的——比如你本来应该今天下班但是你却主动留在公司继续干活,这种情况下被你老板发现了没什么大事,他让你赶紧回家就行了;但如果你主动留在公司加班的情况下又被警方抓住了,那可就真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了,不仅会被罚款还会被记入个人档案……
另外一种情况就是用人单位违法了——比如说以暴力或者胁迫等手段强迫劳动者进行超工作时间劳动,在这种情况下受害者可以直接报警处理,经过警方查实后不但违法者会受到相应的行政处罚用人单位还要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包括经济补偿、医疗赔偿等等)。
“超时打工”一词源于日本学生的工作签证上规定每周最多只能工作28小时,放假时每天最多工作4小时,而很多学生因无法满足打工需求,会“突破”劳动限制而“超时打工”,若被发现会受到非常严厉的惩罚,最严峻的可能会产生遣返的后果。然而,最近经常发生外国人使用虚假在留资格(学生身份)进行非法打工,或者学生持“就学生”在留资格但是超时工作等的事件。
那么,日本劳动基准监督署或者出入国在留管理署是如何发现“超时打工”以及“黑中介”呢?从我们的经验及官方经验中总结出,主要通过以下四个途径发现:
第一,学生被解雇。学生持工作签证打工是普遍现象,很多学生在日本边学习边打工,这与在日本人中普遍存在的边上学边打工的打工文化相同。我们经常遇到外国人同学学完语言学校后回国时,要求用人单位出具解雇证明等的事件。劳动基准监督署在接到解雇申请或者要求支付经济补偿金申请时,会要求用人单位提交该外国人的出勤记录及工资支付记录,审查有无超时工作。如果有超出允许时间限制的工作情况,劳动基准监督署一般会进行调查,从而发现该外国人进行超时工作的事实。这也是最普遍发生的途径。
第二,外国人回国。学生或者“研修生”在日本学习及工作完毕回国时,用人单位会在提交给“厚生年金”机构的“异动届”上填写外国人工作的状态,该“厚生年金”机构为了调查外国人准确的工资支付情况以决定“厚生年金”的支付情况,会与在留卡上所示的外国人信息进行对比。如果工资支付情况超过“就学生”在留资格规定的限制时,会通知相关部门进行调查处理。通过我们的经验证明,该核查在外国人回国1~2个月左右就可能开始被调查。
第三,公司经营恶化。外国人持“就学生”在留资格工作也存在无法拿到全部工资或者无法领取就业介绍费的情况。如果外国人因此向有关部门投诉时,相关部门也会立即开始进行调查,从而发现超出限制打工行为。同时,公司因经营恶化等向法院申请破产时,法院和劳动基准监督署会进行调查,如果外国人没有正当理由(比如健康理由)未提交出勤情况和工资支付情况时,有可能会被作为欠薪人员处理,要求支付全额工资。
第四,他人举报。外国人及日本人都可以发现“超时打工”及“黑中介”现象,都可以向出入管理局及劳动局投诉举报要求处理。被投诉方一旦被调查,一般很难解释清楚“超时打工”及“黑中介”问题,因此,可能会马上发生严重的法律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