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挂靠是什么意思?
“挂靠学校”是个人或企业假借民办学校(单位)的名义,以该校(单位)的名义向社会发布招生信息、收取学费并进行项目培训,实则进行自主办学,经济利益直接与学校(单位)挂钩的一种经济行为。 这种通过“挂靠学校”的形式来举办培训机构,除了有骗取学生钱财之嫌外,还可能存在着严重的安全隐患——由于“挂靠学校”与委托学校之间通常只有挂靠协议,而没有托管或者联营等更为严格和正式的办学手续,所以这种培训机构其实属于非法办学机构。一旦培训质量无法保证,或者出现安全事故,将难以追究相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1.教育部等四部门《关于印发的通知》教高〔2018〕3号规定: 第三十条 实施学历教育的职业院校应实行注册入学制度,为学生接受职业教育提供机会;健全学籍管理规章制度,对违规违纪的行为要按规定处理并及时通报。 第三十一条 严禁任何学校和机构以虚报虚假学历或其他内容诈骗学生财物的做法,对学生举报的此类案件应及时立案追查并予以通报。
2.北京市教委颁发的《北京市民办学校管理办法》中明确规定: 第四十二条 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必须满足教育教学需要。举办者不得挤占民办学校的教学和生活场所,严禁在民办学校举办其他培训。第四十三条 民办学校应当建立学生登记和管理部门备案制度。招生宣传必须实事求是,信息公开透明,收费项目和标准依法公示。
所谓挂靠:就是某个(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由于自身规模,人员,资金等原因达不到国家有关部委或当地政府主管部门要求,而采取的借助具有相关资格(事业)单位或(企业)单位的名义,通过管理费等经济手段,达到承接工程,签署相关协议等目的,以达到单位的规模扩张。对于挂靠单位来说一般是没有实力的单位,并且不计后果,只看到眼前经济利益,为了生存和其它目的,必须挂靠到其它相关单位;对于被挂靠单位来说一般是有实力和良好信誉的单位,但是,如果内部管理松散,不计后果,只看到眼前经济利益,则将被挂靠单位带入陷阱而身不由己。
挂靠经营有多种形式,最常见的有:一是企业与企业挂靠经营,二是个人与企业挂靠经营。
1、企业与企业挂靠经营,是指施工企业允许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使用本企业的资质证书、营业执照,以本企业的名义去承揽工程,管理施工。通常表现为内部部门的性质,被挂靠单位收取一定数额的管理费,不参与工程管理和施工,所承接工程的管理、施工、安全等责任都由实际挂靠人负责。
2、个人与企业挂靠经营,是指没取得建筑资质的个人向工程承包企业缴纳一定数额的管理费,以工程承包企业名义参与工程项目的承包和管理,工程承包企业不参与工程管理,但承担相关责任。这种挂靠,实际挂靠人以内部的项目经理的性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