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类硕士专业有哪些内容?
根据培养目标和培养特点以及人才培养规格的要求,统计类硕士分别设置统计模型与控制、统计分析、统计综合评价、统计预测与决策 4个研究方向。
统计模型与控制方向 主要研究数量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统计方法在经济学、管理学以及对人口、资源与环境等重大决策研究中的应用。
统计分析方向 主要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经济增长与波动,区域经济发展,公司治理结构,企业核心竞争力,资本运营与分析等,以及投资决策中的统计分析问题。
统计综合评价方向 主要研究统计综合评价理论及其在宏观经济政策评价、区域经济发展评价、企业经济效益评价、个人财富评估等方面的应用。
统计预测与决策方向 主要研究统计预测方法,特别是统计时间序列预测方法在市场经济预测中的应用,还包括决策支持系统中统计方法的应用等。
培养对象:应届本科毕业生、已取得学士学位的二学历本科毕业生或同等学力人员,主要面向国家和地方战略领域紧缺人才需求,培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系统掌握现代统计学基础知识、原理和方法,以及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领域的知识和方法,具备数据分析、理论建模、决策咨询等能力的复合型、应用型拔尖创新人才。
具体入学条件:
(1)拥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品德良好,遵纪守法,身心健康;
(2)统计学、经济学、数学、管理科学、环境科学及其相关专业应届毕业生;
(3)对统计学有浓厚的兴趣,有较强的数据分析和处理能力,能够运用统计学理论和方法解决社会经济问题,具有一定的定量分析、统计应用软件设计和开发以及数据统计分析实践能力的优秀本科生。
课程设计与学习(必修课、限定选修课、随机选修课)
(1)课程学习与培养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课程采用学分制,包括必修课、限定选修课、任选课和综合实践。
(2)课程主要分为两类:一是为学生掌握统计学理论方法和应用打下扎实基础而开设的基础课、专业基础课,包括数学、数理统计、经济数学、概率论、统计学、实用回归分析、计量经济学、C++/Java语言、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计算机辅助设计等。专业知识课程共33.5学分,限选课14.5学分,任选课13.5学分,综合实践1学分(为毕业论文或实践周),外教学分5学分(不累计),共计68学分以上。
(3)根据学生学科特长、兴趣和就业前景,分统计学、经济学、管理学、统计与数理经济学、社会与生态统计学等5个方向,学生可自主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