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材料学怎么样?
我学的是金属材料,说实在的我觉得这个专业在日本很好找工作,毕竟机械方面他们确实做的很不错。而且工资也不低。 日本的材料专业分得也很细,我们学校有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环境材料等系。每一系下面又有好几个小专业。比如金属材料就有金属冶金、铸造、锻造、材料加工等等。
虽然分得很细,但是基本上什么都要学,你只有把基本知识掌握了再选自己感兴趣的深入学习。不过,如果你不是那种特别痴狂的人一般很难把每个领域都学好,除非你就是准备搞科研做教授了。
我记得我学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的时候(这个就叫这个名字吧,因为我们专业有个中文名字和日语名字),学热处理还要学习相态转变啊、金相组织观察什么的,不学化学;学金属冶金还要学习炼钢工艺、热力学等等。反正什么都学但是都不精。
当时我们老师说这样也好,起码让你了解了材料的各种基础知识,以后工作可以很快入手。但是我个人觉得这样比较枯燥且效率不高,可能还没什么效果。 所以想出国留学换个环境重新开始的同学要考虑好到底要不要换专业。如果换的话就要做好从头再来的心理准备并且应对有可能出现的问题。
日本材料学研究起步早,技术力量较为雄厚,且有自身的特点,重视基础理论和应用技术的研究。主要特点是把金属材料、无机非金属材料、高分子材料、半导体材料、生物材料以及信息、能源、电子等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各自具有优势的研究领域和学科重点。
其在纳米金属材料、单晶材料、生物医用材料、磁性材料、磁流体材料和复合材料等方面处于领先地位。如纳米金属组织的研究,先后制备出铁、铝、钴、钛合金,及一些贮氢合金的纳米晶,其硬度比粗晶高出4~6倍。对各种工程材料的组织、性能特点和表征分析进行了系统研究,并从量子化学出发对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了理论计算,探讨了结构与性能的关系。
在材料的复合技术方面,对增强材料及基体材料的选材原则、制备工艺、界面结构及性能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研究了高温、腐蚀、磨损环境下不同基体的原位自生复合材料,探讨了性能变化的机理。如原位自生TiB2-Ti复合材料就是典型的代表。
在日本,材料科学与工程成为高等院校中非常成熟的工程学科,有众多的大学作为重点学科设置,且与机械、电气、电子、计算机等专业进行了不同程度的交叉,为其他一些高新技术专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如精密机械专业在精密加工和电子结合的基础上,结合功能材料的研究,促进了高精度传感器及相关高新技术仪表的开发和应用。
日本高校普遍重视实验教学,每个学生在进入高校后都要进行严格的实验技能和纪律教育,规定要经过严格的电、钳工和特种设备操作训练,并取得合格证后才能进入实验室进行分组实验。实验教学的主要任务是加深理解课堂理论内容、验证有关规律和定量关系,重点在于训练学生基本操作技能和独立工作能力。例如,在焊接专业有关材料的实验,开设了拉伸、冲击、硬度、焊接、热处理及电性能等10余种实验,使学生的实践能力得到了切实的提高和强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