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加坡环境好的原因?
周佁最佳答案
作为在热带雨林里生活了十几年的马来人,说说我眼中新加坡的环境问题。 (1)垃圾回收利用 新加坡很早就建立了完善的垃圾分类收集系统。每个垃圾桶旁边都会有详细的指示牌,告诉你可以扔什么颜色标志的垃圾(可堆肥/不可堆肥)、什么颜色的袋子(塑料袋和纸袋),甚至包括哪些容器是可以回收的。 虽然这些知识在中国都是学校教出来的,但在新加坡这些垃圾分得干净利落让人印象深刻,毕竟政府花了大成本在做这件事,效果也很显著。
举个例子,我以前住过的组屋楼下有个公共垃圾箱,一般这种箱子是没人打扫的,臭气熏天。但是在新加坡即使是在这样“恶劣”的环境中,你也能看见分类垃圾桶,每个人都认真地按照指示扔垃圾。当然如果谁胆敢乱丢垃圾,工作人员会上门警告甚至罚款。 除了生活垃圾之外,新加坡对工业垃圾的回收利用做得也很好。
比如以前我对废旧电池没放在眼里过,觉得随便扔掉也没有什么。但来新加坡之后才发现,这里的废旧电池回收点很多,而且政府还会组织回收。有一次家里电池用完了,我刚把新买的电池放进去,就听见“叮”的一声响,回收人员已经在门口提醒我了。我觉得这一点做得比中国好太多,毕竟中国是垃圾进口大国,而电池等有害物质又对环境破坏很大。
(2)绿化面积大,动物多 新加坡是个绿化非常好的国家,据说60%的土地被植被覆盖。所以在新加坡你能看到非常多的鸟类和动物。 在市区,尤其是在公园和植物园中,你可以近距离地看到蛇、蜥蜴、蜗牛等小动物。而在海边,则能看到很多海鸟和海洋生物。总之,自然生态环境在新加坡是被很好地保护起来了。
(3)严格禁止野生动物贩卖 记得刚来新加坡的时候,我在机场附近的一家咖啡厅里买早餐,吃了一半突然发现一只老鼠倒在盘子里。我立刻把老板叫了过来,问他为什么有老鼠。他看着那只老鼠,非常平静地说:“哦,那是我们的食物。”“你们把它放生了?”“不是,我们要把它做成老鼠干锅。”后来我才知道,新加坡许多餐厅会把刚杀的活鱼做成了“炸鱼糊”,把刚刚猎杀的野鸡做成了“鸡丝沙拉”,而刚从海里捕捞上来的鱿鱼做了“椒盐鱿鱼圈”……而这一切都要经过严格的卫生部门检验才能上市。 新加坡法律禁止一切野生动物交易。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新加坡的环境始终保持了良好的状态,新加坡的环境好坏实际上已经超越了物质基础、经济发展的限制,成了新加坡人一种普遍的心理诉求。当然这个诉求的形成离不开新加坡政府的“引导和培育”。1986年新加坡政府在“绿色新加坡”计划中,提出“每一寸绿色空间都应该在城市景观中得到保护”;1992年新加坡政府又提出“花园中的城市”的口号,主张要让“绿意的花丛在城市的各个角落绽放”;2007年新加坡政府又提出了“公园中的城市”口号。从“绿色新加坡”到“花园中的城市”再到“公园中的城市”,新加坡政府的口号和目标越来越具体,这说明新加坡政府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也证明新加坡人对居住环境和质量的要求越来越有了话语权。而这些口号的确对新加坡人审美观念和价值观影响甚大,实际上已成为新加坡人一种文化认同和生活态度。
新加坡政府对环境建设的重视是全方位的,无论是在新加坡的哪一块地方你都能感觉到新加坡政府的这一良苦用心。新加坡政府对“植物”的开发和设计非常用心,而且非常独到。在一些高架桥的下面、在一些公共住房的附近,一些本来应该荒废、甚至应该属于难看的死角和空地,经过新加坡政府对“绿色”巧用,成了非常具有美感和实用意义的“城市装饰”,也成了新加坡人锻炼和休闲的场所之一。当然新加坡政府对“天然景观”的保护力度和“人工景观”建设力度是同等的。像新加坡东北部的丹戎巴葛红树林,由于这里淤泥深厚、碱性大、土质差,植物难以成活,所以是其他很多国家都不重视保护甚至都看不起的荒野,而新加坡政府却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对它保护和开发,现在这里成了非常具有特色的人工“红树林”,成了新加坡著名的景点之一。新加坡政府通过这一系列非常规的“人文”和“绿色”景观的建设,一方面使新加坡在有限的地区得到了更多的“绿化面积”;另一方面也提升了新加坡人的“生态素养”和“道德水准”。
新加坡政府对于乱扔垃圾、污染环境者处罚特别严厉,他们根据不同的惩罚对象有不同的惩罚手段:如果是普通民众乱扔垃圾,新加坡政府会处以200—3000新元的罚款;如果是乱扔大型垃圾或者污染河水者,新加坡政府会处以不超过10000新元的罚款或者不超过6个月的监禁;如果是机构或者团体污染环境者,新加坡政府会处以每次不超过10000新元的罚款;如果是外国游客在新加坡抽烟,新加坡政府会处以1000新元的罚款;如果有人随便猎杀新加坡的动物,新加坡政府会处以每次10000新元的罚款或者不超过12个月的监禁,情节严重者会被驱逐出境。这种严打的措施是对那些肆无忌惮搞环境污染者的极大震慑,这种严酷的惩罚制度的建立实际上是新加坡政府对“生态正义”在制度层面的一种捍卫。